学校安装上指纹打卡机用作教师考勤,教师心生抱怨。到底学校该不该安装指纹打卡机?这是苏州市吴中区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陈伟骏在吴中区教育局第六次新任校长读书班上抛给校长们的问题。带着这个问题,他们阅读了《什么是好的教育:学校教育的哲学阐释》一书。
阅读是一种相遇,这是一种很美好的描述。这种局长带着校长读书的活动显然不是这么有意境。很多人也许并不看好这种自上而下、在行政力量推动下的阅读行为。这样的看法并非没有现实依据。在我们的教育实践中,很多外部力量推动的读书会最终不了了之,难以取得预期的效果。我们也往往抱有理想的期待,觉得校长读书应该是一种自发、自觉的行为。靠人耳提面命地督促读书,岂不是笑话。
但问题是,不是每个校长都有好的阅读习惯,甚至让有些人翻开一本书都不是很容易的事情,靠自觉和顿悟似乎有些理想化。我们不否认,在实际的教育生涯中,很多校长会主动走上阅读之路,但也有一些校长可能会被各种各样的事情淹没。
局长和校长共同阅读,显然是一种示范的力量。尽管,这种力量背后有行政力量的影子。其实,我们无须在意这种力量来自哪里,我们需要的效果就是让没有阅读习惯的校长翻开书,让已经从阅读中获益的校长得以交流和传播他们的经验,这是很重要的一步。
心理学研究证明,任何一种习惯的形成都需要时间和某种坚持的力量。翻开书之后,一个能持续的读书会要有吸引力。这种吸引力显然不能再靠示范或者行政的力量来推动,校长要应付了事并不是很难。每个校长都会考量时间投入与阅读收益的关系,如果不能给他们正收益,显然读书会最终会被冷漠待之。行政力量只能点燃读书会的第一把火,至于火能不能燃得旺,那要取决于更多因素了,比如读什么书,交流的效果等等。因此,读书会的设计与运行流程就变得很重要。笔者在吴中新任校长读书会看到,他们的阅读不是漫无目的的休闲阅读,而是带着教育的现实问题,当指纹打卡机的冰冷与温暖的校园相遇,一个“什么是好的教育”的主题让讨论接地气又对接校长专业成长的未来。
新校长一起读书,显然是一个很好的设计。对于新校长而言,正处在“专业”能力接受考验的时刻,很多现实教育问题超越了自己的教育经验。同时,还要逐步形成自己当校长的知识框架等,这时候借助阅读和相互的交流是最有效率的选择。
尽管这种有目标的读书会有现实的效率,但对于忙碌的教育工作而言,聚在一起读书的行为事实上也是很奢侈的,我们不能忽视各种繁杂事务对校长的时间乃至精力的挤压。
因而,一个能够持续的读书会最终目的不是为了聚在一起读书,而是让聚在一起的人各自找到“救赎”之路。最终,读书仍要回到理想的状态,读书仍是个体的事情,阅读的驱动力是来自内心的,这是阅读的原动力。通过阅读,让自己从某种排斥阅读的“坚硬”外壳中破壳而出,通过阅读获得的“外脑”的智慧来激发更好的教育思路。当然,对于读书会的组织者而言,也不用太着急,总有一些校长不会很快养成阅读的习惯,甚至终生不会。这似乎又是很无奈的事情,我们旁观者只能叹息。笔者认识的一个校长,直到退休了才开始阅读,并小有心得,他十分后悔自己教育生涯对读书的漠视。但遗憾归遗憾,强求不得。
聊聊书,聊聊什么是好的教育。只有校长承认自己的“知”的界限,或者承认自己的无知,才能打开更多的空间,让教育获得新的弹性。有阅读习惯的校长会有更包容的心和视野,不会太顽固。这对教育者而言是极其珍贵的品质。读书会只要坚持下去,总能让校长从阅读中获益,并形成阅读的习惯,启发一些校长获得新的教育高度和格局。
一个良好的读书交流平台或者圈子本身会形成一个具有覆盖性的生态系统。读书会,遇到了,校长要珍惜。
扫描查看手机版网站
|